搜索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不如用学费买牛创业?

发布日期:2025-07-29 22:24 点击次数:127

三十头牛和一纸文凭,谁更能让人睡个安稳觉?这种问题,搁我十年前,可能还会犹豫两秒;现在,只想问问:牛圈里Wi-Fi信号到底咋样?

刷到那个视频时,桌上的烤肠还没咬一口,画面里大学生搂着牛犊,神情比刚发offer的人还松弛。我脑袋里一阵乱飞:八万、二十万、四年、二本、牛圈,这些词像地铁高峰里的大爷大妈,谁都不肯让步。谁说学历是船票?现实有时候直接把你扔进牛棚。

你可能以为主角是“被生活支配的恐惧”本尊,其实人家笑得挺自在,牛蹄声、草料味,没准比写字楼的咖啡机亲切多了。秋招、春招、简历石沉大海,这些情节你也许不陌生。数据摆这儿:2023年全国毕业生1158万,工作岗位却没长多少肉。不是大家不想拼,是真的“卷”得跟螺旋面似的,越拧越花。

有时候,家长的操作也挺带劲。你上学四年花了二十万,转身毕业,老爸直接甩来三十头牛。有人笑,说这叫“回炉重造”;可在县城小巷里,这事儿一点也不新鲜。大学生回村放牛、学厨艺、修汽车,朋友圈里每年都能见到几回。前面刚刷完“博士养猪年入百万”,转头又碰见“硕士咖啡馆老板娘”,仿佛高学历和返乡创业是一对天生的搭子。

“牛圈=认命”这种说法,我是真不信。农村这几年变化有多快?牛棚里装监控、无人机巡牛、抖音直播卖牛肉,这些玩法城市人都得慢慢学。你要是还停留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老印象,怕是要被“新农人”笑掉大牙。SEO关键词、短视频、数据分析,现在的牛圈里,也得玩点数字化。

说到底,文凭到底值不值?其实大家心里都有杆秤。四年大学,食堂、寝室、图书馆、情侣间的那点小事,大家都经历过。你说有多少人是真的奔着专业去的?大多数人,毕业前一拍脑袋,才发现社会只关心你会干啥,而不是你本科是哪家。985、211、二本、B类,面试官扫一眼,心里早有计较。二本简历,在不少招聘会上,和“牛圈实习生”差不多待遇。扎心不?可现实确实这样。

有位同学,毕业一年顶着高学历,天天加班在大厂混日子,三年后扔了工牌回老家,开起了自助餐厅。刚开始,村里人都说他“可惜了”,半年以后,生意火得能让村口小卖部老板都羡慕。学历有用吗?当然有用,但用法早就不是那种“一步登天”的神话。

还有那个放牛的小伙,别看他现在搂着牛,没准哪天直播间里粉丝数翻倍,成了“牛圈带货王”。别说笑,去年就有个农村女孩靠直播卖鸡蛋,月入两万多,比大城市写字楼白领还自在。你说,谁在谁之上?这年头,牛圈、健身房、直播间、工地,哪个不是年轻人的战场?

说回家庭焦虑。父母那代人咬牙供出一个大学生,盼着孩子能进城有个稳定生活。结果,2019年、2021年、2023年,年年毕业生人数创新高,岗位没跟上,大家只能各显神通。蓝领、技术工、主播、餐饮创业者,一个都不少。国家也不是没看见,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政策、补贴、舆论全在推。2023年蓝领岗位平均薪资,不少城市已经能追上普通本科文员。

有网友在评论区问:“大学还值得上吗?”还有人说,“国产大学生都去放牛了,教育咋办?”你看舆论,有时候比家长还急。其实舆论像放大镜,抓住别人家芝麻不撒手,自己家西瓜掉地上都不眨眼。每个人都想要个“标准答案”,可人生哪来标准答案?牛圈和文凭,谁说不是一场没有剧本的冒险。

偶尔我也想,姚明退役当篮球协会主席,谁信?可他偏就干得风生水起。运动员退役,有人搞健身房,有人做解说,有人卖咖啡。赛道多了,路自然宽。放牛、炒菜、编程、直播,都是活路。

你问我怎么看学历、牛圈、未来?我没法替你选。每个人的底牌都不一样,谁也别笑话谁。说不定明天你就成了下一个“牛圈创业新星”。不信,敢试试吗?评论区来聊聊,你会选文凭还是牛,还是都不要,直接开个直播让全网围观你的人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