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岗村民动机是“自私”的,来否定包产到户的正确,逻辑是错的
发布日期:2025-10-10 01:22 点击次数:91
网上不少人把自己的道德标准强加于小岗村村民,认为小岗村村民是出于“自私”、“破坏集体经济”等目的,才按手印搞包产到户,进而以此为依据,否定包产到户的正确。
这种观点犯了三个逻辑错误:
一、起源谬误
起源谬误是指认为行为本身的正确或价值,取决于其起源,而不是其本身的优点或效果。
比如,因为小岗村村民的初始动机是为了吃饱饭,目的是“自私”的,所以他们的包产到户行为所带来的历史贡献的价值就应该被贬低或否定。
而正确的观点应该是,一个行为的历史价值,应由其产生的客观后果和影响来评判,而不是由行为者的主观动机来判定。这好比一颗救命的药,不能因为发明药的人是为了赚钱,而否定药的疗效一样。
二、人身攻击谬误
是指在讨论中,不反驳对方提出的论点和证据,而是攻击提出论点的人的品格、动机、处境等个人因素,以此来否定其论点。
比如,当讨论包产到户的历史贡献时,不去分析这一实践对农业生产力和改革政策带来的客观积极影响,而是转而指责村民“偷懒”、“自私”,试图通过否定行为者的道德来间接否定行为本身的价值。这种错误在于它转移了论题,从“这件事做得对不对”偷换成了“这个人是不是好人”。
而正确认知应该是,个人的品格与其行为产生的客观价值,这是两个不同的评价维度。
三、道德完美主义
这种错误要求改革者必须是“道德完人”,其动机必须纯粹无私,否则其贡献就不值得肯定。这种标准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历史的推动力往往是复杂的混合动机,包括生存需求、个人利益、理想情怀等。道德完美主义会扼杀一切来自现实世界的实践和创新,因为几乎所有实践都源于改善自身和周围环境的愿望。
用这种错误观点去评判小岗村,因为其动机是只是为了“吃饱饭”,这个动机看起来很不“高级”,所以带来的贡献就不值得肯定。
把历史贡献和个人动机两个维度,混为一谈,这是认知上的错误。
历史贡献的维度是公域的、客观的,评判标准是行为产生的客观社会效果,是看是否解决了紧迫的社会问题,是否促进了生产力的解放,是否提升了大多数人的福祉,是否推动了社会进步。在这个维度上,小岗村的行为毫无疑问是伟大的贡献。
个人动机的维度则是私域的、主观的,包括个人的动机、品德等。这个维度复杂而难以考证,而且与第一个维度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将这两个维度混为一谈,就会陷入无法正确评价历史的困境。如果要求改革者必须“大公无私”,那么几乎所有的历史进步都无法被肯定。人的行为动机通常是混合的,包含生存、利益、理想、责任感等多种因素。
这会导致历史虚无主义,如果因为行动者个人道德“不高尚”就否定其行动本身的历史价值,很多推动社会进步的历史人物,个人私德也并非完人。
如果任何改革探索都必须先通过“道德审查”才能被允许,那么社会将失去进步的可能,因为任何打破常规的实践都可能被贴上“动机不纯”的标签。
正确的认知应该是,只要一个行为在结果上同时符合了“个体利益”和“国家/集体利益”,那么其行为本身就值得在历史维度上被肯定。这正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一原则的具体体现。
小岗村的实践,检验出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有效性,这才是它最大的历史功绩。至于村民们是为了“吃饱饭”还是为了“发家致富”,是不是出于“私心”,都不影响这一实践本身的真理性和历史贡献。
因此评价小岗村的贡献,不能聚焦于村民们的道德境界有多高,而在于其行动的客观结果所具有的里程碑意义,小岗村的历史地位,是由其包产到户行为的实践真理性和历史契机性决定的,而不是由参与者的个人道德水平决定的。
这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


周末出发山里徒步溯溪!(附江浙沪好地推荐)


「官」-晗山悦海营销中心电话|售楼处电话|湾区核心区位:南海


六十甲子新解——乙丑日


英国公司变更注意事项


定妆喷雾什么品牌比较好用,呈现完美妆容选择探秘!


世体: 球员离队+董事会担保, 巴萨本周内将完成所有球员注册
